“余知州怎会如此糊涂?”听完了急报以后,吴世恭也提不起幸灾乐祸之心了,满心思就是如何面对信使带回的噩耗。
面对着横冲直撞的汝州军,溃散的各股农民军唯恐避之不急,都远远地躲开了这支象疯狗般的明军。可是躲了一阵子,那些农民军的首领也终于回过味来了。
其实在从头到尾的作战中,别看汝州军一直气势汹汹,占尽了上风,可他们的作战就是打到哪里是哪里,完全是没有章法。
而那些农民军的首领虽然都未习过兵书,但这么多年造反以后,对于战阵多少总有些熟悉,所以几番交手以后,他们对汝州军的作战特点就有了一些了解。
正面对敌肯定是不如汝州军的,但是在外围远远地纠缠,并且吸引汝州军追击,使得他们组成不了阵式,再趁机反攻。这就是农民军的首领想出的对付汝州军的方法。
于是汝州军就象是一头被狼群围困住的公牛一样陷入泥潭了。而这时候余子琏也看出了苗头,他也当机立断,把汝州军集中在一起,返身返回了汝州城。
反正那些农民军也不敢与汝州军硬碰硬,而汝州军这次的战果也很辉煌,只要以后有着汝州军的威胁,农民军也是不敢随便进入河南腹地的。应该说,汝州军的这次出击的目的也达到了。之后正如余子琏所料,见到汝州军的离开,也没有哪股农民军敢挡在他们的归途上。
可就在这时候,农民军迎来了一支劲旅。老回回马守应带着四万多人马先入河南。
因为在陕西就食困难,高迎祥在与众位首领商议后,决定做两手准备,一手准备就是高迎祥亲率主力留在陕西与洪承畴部决战。如获胜,趁势占领陕西全境,以此为根基踏上争霸天下的道路。
另一手准备就是如战局不利,则农民军再入河南、湖广,因为陕西的粮食补给太困难了,连抢都抢不到多少了。所以老回回马守应作为先锋进入了河南。
老回回马守应最早是与高迎祥、罗汝才等人以边兵身份共同揭起造反旗帜的。而在这支造反的边军中,不仅有汉族,也有回族、蒙古族的成员,所以高迎祥、马守应的这支队伍,就是由所谓“夷汉降丁”组成的“坚甲铁骑。兵有纪律”的汉、回等各族联合的流民武装。
所以马守应在农民军中的资格很老、地位也很高,而且属下的老营人马也是战斗力很强。另外,马守应本人也在农民军中以足智多谋、能征善战著称。因此,当马守应部一进入河南,先入河南的各家农民军首领立刻奉其为首。
于是马守应立刻得知了自己前方多出了汝州军这么一支明军。这让马守应是大吃一惊。与那些小喽啰般的首领不同。马守应可是知道天下有哪几支明军堪称强军,带兵大将为何人。那些明军分布和活动在哪个区域的。
本来马守应进入河南。他也只要防备住玄默部与吴世恭的汝宁军,可是现在却突然凭空出现了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强军,这就平添了相当大的变数了。
马守应不禁要摇头了。上次农民军进入河南,突然出现了一支汝宁军;这次再入河南,又突然出现了一支汝州军,难道河南的官员都会仙术?他们都学会了撒豆成兵啊?当然马守应也不知道。直到现在,连崇祯皇帝和朝中大臣都不知道自家突然冒出来了汝州军呢。
而且最讨厌的是,这支汝州军的作战作风相当让农民军头疼。对于农民军来说,只要明军龟缩在城池周围。就算其有十万人马都无大碍,但是这支汝宁军却是喜欢主动进攻的。君不见,以前曹文诏几千人马的主动进攻,就可以杀的几万农民军丢盔弃甲的啊?
但马守应又询问了整个作战过程,也把汝州军的特点摸了一个**不离十。他就敏锐地发现,汝州军只能够用两个字来形容——稚嫩。
战术稚嫩,指挥稚嫩,就是作战十分勇猛,而士气却高昂的不像话。这样的一支军队,如果再获得几次大胜的话,就可能完全整合起来,确实变成一支强军了。
更需要考虑的是,因为汝州军是相当稚嫩,那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啦,万一在农民军与其他明军作战最关键的时候,这样一支富有进攻性的明军突然出现,很有可能会乱拳打死老师傅的。
所以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快些把这支强军种子扼杀在摇篮里吧,这也对将来农民军的行动也有着很大的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