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临到某些物资的供应开始上升,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地方官就会反过来,限制外地的产品销售到本地,以保护本地企业的经营。
除了商品的流动之外,人员的流动也是如此。有时候国家部委想从省里调一个人才到中央工作,都会遭遇各种阻力,最后不得不拿出一些好处与地方交换,这才能够如愿。
后世的很多年轻人不理解“改革开放”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是从什么样的体制中走过来的。
高凡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对于当下的体制也是很陌生的。但经过这大半年时间,他已经有一些常识了,高逸平稍透了点口风,他便猜出了真相。
“更远一些地县呢?”高凡又支招道,“我听徐厅长说过,咱们省总体来说是缺化肥的,尤其是缺尿素,如果在全省范围内销售,区区4万吨应当是没问题的吧?”
“所以我一直叫你不要翘尾巴,你对于化肥生产的了解,还只有一点皮毛呢。”高逸平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教训道,高凡甚至能隐隐听出他语气里带着一些幸灾乐祸。
唉,看来自己过去这大半年时间里的妖孽表现,给老爸的心灵造成好几亩的阴影,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己的知识盲点,老爸就忍不住要得瑟了。
“爸,我啥时候翘尾巴了?你的遗传基因里也没有尾巴这一项吧。”高凡陪着笑脸说道。
高逸平见高凡服软,这才解释道:“运到其他地县去,当然没问题。但算上运费,我们的利润就没有了,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亏损。过去国家搞小化肥,你以为是因为建不了大化肥厂吗?每个县建一个化肥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节省运费。
“如果全省只建一个大化肥厂,化肥从省城运到最远的地县,销售价格连运费都挣不回来。”
“还有这样的说法?”高凡这回是真的吃惊了,这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一个角度。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规模效应。这个概念,最早就是从工业生产中来的。
一个大厂子比一个小厂子效率更高,这个规律对于大多数的工业生产都是适用的。
以化肥生产为例,过去国家搞的小化肥,规格基本都是年产3000吨至5000吨合成氨,加上12000吨至20000吨碳酸氢铵。如果建一家年产5万吨合成氨的中型化肥厂,它的能耗会远远小于10家5000吨级小化肥厂的总和,显然是更为经济的。
更何况,一家厂子的管理成本、职工人数等,都远远少于10家厂子,这样节省下来的费用也是非常可观的。
但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国家并没有大力建设大中型化肥厂,而是遍地开花地建设了一批小化肥厂。在高凡想来,这主要是因为大中型化肥厂的设备技术要求更高,国家没有能力建设这么多大中型化肥厂,所以不得不先用这些小化肥厂来满足需求。
可听高逸平的意思,似乎建设小化肥厂反而比建设大中型化肥厂更有效率,这就超出高凡的知识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