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网 >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 第801章 突击提拔

第801章 突击提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按照惯例,如果祁同伟去海西担任一把手,会同时兼任省人大主任,在人事方面拥有绝对话语权。

所有正厅级以上干部的提拔和推荐,都必须征得他的同意,才能够落实下来。

副厅级及以下干部的任免,更是一句话的事。

但跨省调动不同于原地提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一大帮子人过去有些不合适,带几个心腹就行了。

否则的话,不仅班子成员心里会有意见,上级领导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不如让他们留下来,在熟悉的环境里继续发展……

另外,官场上还有个惯例。

就是党政一把手离任之前,往往会突击提拔一批干部。

这种做法,早在多年前就被高层领导明令禁止,并且写进了干部任用管理条例。

但实际上,却是屡禁不止,几乎成了通用的潜规则。

大家都见怪不怪,很少有人提出异议或举报,即便偶尔出现质疑的声音,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就连新任领导,也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少放行其中一部分。

和光同尘嘛……

除非明知前任有可能出事,才会明确提出反对。

剧里的赵立春,就在调离汉东前,突击提拔一百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包括推荐祁厅长为副省长。

沙瑞金因为带着任务,所以直接宣布冻结这些人事任命,重新考察。

现实中,那就更离谱了。

莫说省委一把手,哪怕是市委、县委一把手,也经常搞突击提拔或岗位调动,而且动辄涉及到几十上百人。

新闻上曾经报道,某地市委书记晋升前,突击提拔了数十名女干部。

几年后,此人因违法乱纪问题而落马,纪委仔细一调查,竟然发现这些女干部,全都和他有不正当关系……

……

领导干部们不惜违反规定,也非要这么做,主要出于几种考虑,其中有好有坏。

坏的方面。

一是彼此间可能存在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问题。

二是想拉山头,尽可能保住自己在本地的影响力。

好的方面。

一是希望保证现有工作的延续性,以免政策规划朝令夕改,造成不必要的折腾。

二是那些努力工作的干部同志们,应该适当的给予回报,否则会严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没人愿意干实事了……

出于好的方面考虑,祁同伟也决定在临走前,“突击提拔”一批干部。

他把笔记本翻到第二页,写下了不少名字。

包括于涛、谭思言、李泉、王安石、刘建平等等。

于涛是原红山乡派出所长项党育的徒弟,和祁同伟相识时,担任县刑警队队长,还帮祁同伟瞒下了私藏土枪的事情。

如今项党育早已退休,享受正厅级待遇。于涛则因为业务能力强,忠实可靠,一路升迁至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

如果季昌明挪位子,就争取让他上,如果季昌明不动,那就继续接着干。

谭思言是祁同伟从京海带回来的,现任省反贪局处长,副处级。

此人和安欣一个秉性,嫉恶如仇,刚直不阿,与腐败分子不共戴天。

由于距离上次提拔时间较短,这次就不晋升职务了,给他加个局党组成员的头衔,解决正处级即可……

李泉是祁同伟担任金山县委办主任时期,最器重的下属之一,地位仅次于张伟,后来也带着他去了不少地方。

此人脑子没有张伟好使,优点主要是踏实勤奋,吃苦耐劳,所以进步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只是一名京州市的副处级干部。

临走之前,多少要拉上一把,帮他解决正处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