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和弘昼在钟粹宫因为永瑛的抚养权吵闹不休,宫里的事哪里瞒得过四爷的耳目的。
四爷这段时间晾着弘昼也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六部还有贵族和一些朝臣们,纷纷上奏,必须造出胜过明朝的宝船,到时候去南洋各国显摆咱大清的国威。
特别是一些清流们,那叫一个泪流满面啊,觉得现在大清国力鼎盛,绝对能造出世界上最一流的宝船,让南洋各国都知道,咱大清胜于明朝国力这一事实。
因此,四爷便叫工部内务府在加紧马力。
虽然要快,不过,质量得好啊,要不然,那不是去显摆大清的国力,那是去丢人。
而贵族们的意思是,是不是叫弘昼再出海一趟,当然了,咱也不急,明年嘛,明年年初出海。
因此,大家都没事都不去耽误弘昼和容月造人。
不过,四爷还是挺注意儿子那边的动向的。
对于弘昼要好好的教育永瑛,四爷自然是举双手赞同的,主要是四爷觉得,沈琳虽然能把孩子养得白胖,不过,对孩子的某些教育方面,那是绝对不行的。
特别是对孙辈,以前对弘昼,沈琳还会用大棒子的教育方式,可现在对弘瞻,那叫一个宠溺,至于孙子,更加不用说了,据说是只要是抱在沈琳怀里,不是亲就是哄的,要啥给啥。
以前弘昼哪有这福利啊。
每每想到这儿的时候,四爷都有些同情弘昼这孩子……
弘昼和沈琳抗争了半天,自然是把儿子给揪了回去,可永瑛已经哭得泣不成声了。
一回了阿哥所,可把容月心疼得不成。可看着弘昼铁青的脸色,又不敢上前去抱去哄。
永瑛看见自家额娘不去哄不去抱他,更加委屈了,他感觉自从阿玛回来,他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实在是太可怜了。
永瑛的月份,还只能是喝奶。吃奶糊糊的时候。沈琳一向对孩子的饮食比较注重,因此,在询问过太医。给永瑛换的品种还是挺多的。
更多的时候,还是看永瑛高兴,给他准备几碗,每种让他吃几口。到时候让他自己挑。
永瑛对这种换口味的游戏很是高兴,一高兴。就会多吃几口。
所以,他比一般的孩子自然是要健康得多,健壮得多了。
本来,人家的阿玛额娘就属于胃口大。体力好的,他自然也遗传到了,本来他就长得比一般的孩子个子高些。胖些,吃得多了。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可回到了阿哥所,永瑛哪还有换几碗吃的待遇,因为弘昼说了算。
思思和永瑛的月份差不了多少,或者说弘昼不知道思思多少月,不过,他觉得,弘暾比自己大,那思思肯定比永瑛小。
主要是永瑛长得比思思高大白胖,而且弘昼觉得,思思比永瑛小,以后思思嫁人,万一被人欺负呢,哥哥也好出面帮思思。
弟弟说出去没哥哥响亮,不过,他倒是不介意帮思思多添几个弟弟的。
反正二人的排行如何,思思都是自己的大格格,因此,便要永瑛跟着思思吃,思思吃什么,永瑛也吃什么。
永瑛早就习惯一餐换几个品种的糊糊了,现在第一次只有一碗,便不乐意了,一撇小嘴,扭开头,不吃。
倘若换了是以前,沈琳肯定会,心肝哦,宝贝哦的唤着永瑛,哄着他吃,或者带他去看养在盆里的鲜花啦,或者带他出去转转啦,反正哄着他吃。
哪怕是容月也是这么哄他的。
他早就习惯一边玩一边被嬷嬷们抱着在宫里晃,一边吃糊糊了。
现在让他在桌边吃,帮忙,他怎么肯哦。
思思继承了弘暾的好脾气,你挖一勺入她的嘴,她就张开小嘴吃,吃完了,还冲你张大嘴巴,示意她很乖,她吃完了。
本来弘昼就心疼思思,现在看见儿子和女儿这样鲜明的对比,更加不高兴了。
“他不爱吃便不吃,饿他个几顿败败火,看他还闹不闹脾气。”
弘昼让奴才带着永瑛去闭门思过,便继续和容月用起饭来。
“爷,永瑛还小呢,更何况,他知道错了,也不会说啊,我看就算了吧,给他次机会。”
你儿子一周岁也没到,都还不会走不会说话,闭个毛啊,饿着了,伤了脾胃,到时候吃亏的还不咱俩,你个蠢货。
要教规矩,慢慢来就好,现在急什么。
倘若是没成婚前,容月肯定吼弘昼了。
不过,现在成了亲,嫁入了皇家,顾忌就多了,容月便好脾气的和弘昼商量。
旁边的嬷嬷也劝着,弘昼是个拧脾气的,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方面。
他觉得,他小的时候就吃了这个亏,可不能让孩子再吃这个亏了,额娘不会教孩子,容月呢是舍不得教,那要不要找皇额娘呢?
因此,到了第二天,他便找上了弘时。
弘时对弘昼很客气,人家帮忙赚了银子,人家夺嫡的经费有了,而且弘昼明显是和自己穿一条裤子的,自然待他很不错了。
而听了弘昼的来意,弘时觉得,弘昼真的是没差事,所以没事找他儿子来折磨。
你说自己的儿子,自己也没让人家没到一周岁就学规矩的,学个p啊,他懂啥。
这种毛毛头,除了会拉屎就是会吃,别的能干嘛,这弘昼就是爱瞎紧张。
因此,表面上自然是答应说会和皇额娘说,另外,便把这事儿和四爷说了。
他是觉得,弘昼是个人材啊,这样让弘昼待阿哥所,折磨人家儿子,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些?
现在不是在造宝船嘛,要不要让弘昼去看看人家造宝船啊。这方面,弘昼怎么着也是用家,能算半个权威啊。
比方说,要加些什么,要取消掉些什么?
四爷一听,也有道理,弘昼回来也一段时间了。老让他这么围着他额娘啊。婆娘啊,儿子转也不是回事,因此。便答应了下来。
弘昼那时候一听,便不高兴了,倘若是别的差事,晚上还是可以回宫的。那还不错,可偏偏在西山。那不是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才回来一趟?
那自己的儿子怎么办?规矩还没教好呢。
因此,要四爷同时下令,把自己的儿子,放皇后的承乾宫。让皇后帮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