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头就打破了寻常电影的规矩,以一种无厘头的方式将原本毫不搭边的三伙人搭到一起。虽然整部电影中没有任何大腕儿,也没有吸人眼球的特技镜头。有的只是一群土掉渣的农民工小人物和长相绝对称不上俊男靓女的配角们。
然而只凭着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和几位主演朴素真实的表演,竟让所有的观众被剧情吸引了,就连一些专业的影评人也忘了自己的工作,忘了分析导演的手法,镜头的运用,演员的演技……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影片当中。
而影片最后不落窠臼的非大团圆结局也令人十分深思……
小偷在与众人折腾着抓杀手的过程中,将彩票弄丢了。最后五百万的特等奖就这么鸡飞蛋打,谁也没有捞着。可是大家伙却齐心合力抓住了杀手送往公、安、局。有关部门在对杀手经过了审问之后,找到了翠妞。只可惜翠妞因为年龄太大,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这份遗产最终交给了翠妞的后人。
那位后人得知自己是因为一群农民工的帮助,才能在安危得到保障的同时,得到了一大笔财产,十分感动。最终这位后人通过警、察、局的帮忙找到了工厂老板和这一伙农民工,决定帮助工厂老板将工厂的债还了,并且入资成为工厂的最大股东。她替工厂老板给这些农民工发了一年的工资,让这些好心的人可以有钱回家过年。而那位小偷最终也因为良心发现的举动,被所有人接纳,成为工厂的新工人……
与唐莳的记忆相差无几,这一部小投资,小成本的电影在刚刚上映之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影响。首日票房一千零九万,首映当天就收回了影片五百万的排片成本,虽然没能超过陈晓刚导演五千万大投资的商业片的三千万票房,却也成为国庆黄金周档期当之无愧的票房黑马。
与此同时,影片独树一格的节奏和巧妙的剧情构思也被所有影评人赞叹,让这部电影在获得了比较丰厚的票房收益后,也得到了广大影迷们的赞誉。
评论道:“同国内上映的那些普遍高大上大团圆结局的电影不同,在中,这个十分普通甚至略带些遗憾的结局其实十分贴合现实。也让所有人在观影之余,真切的思考了“好心有好报”的意义。影片的主旨虽然是搞笑片,可是这其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和人性的闪光点,却让这部影片成为经典……”
评论道:“徐浩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导演。他的才华与灵气,已然在这部电影中展露无疑。我们可以期待,这位年轻导演的成长与蜕变。当然,我不得不称赞糖汁组合的眼光独到,作为影片的投资商与制片方,糖汁组合凭借这一部小成本的电影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旗下工作室还签下了包括徐浩,张烨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和编剧……”
评论道:“这是一部值得你仔细观看,反复推敲的电影……”
不过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大部分国内主流的媒体和影迷们对的评价都充满了赞誉之词。不过也有一些媒体和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内容太过凌乱,主线不清晰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有炫技卖弄之嫌。影片中,演员们的表演有些夸张过火,精心推敲的台词和反复磨练的演技下,依然难掩初次“触电”的生涩。最主要是影片的风格,整体的画面偏暗淡简陋,实在是不符合糖汁组合一贯给人的华丽明亮的形象……
更有人干脆在网上评价道“垃圾”、“根本不值得一看”、“糖汁组合被成功冲昏了头,才会拍出这么一部不知所谓的片子”……
对于糖汁组合和的主创团队而言,不管这些个报纸,影评人是想借由这些评论哗众取宠,还是他们真的不喜欢这部电影……其实他们的言论对于的口碑和票房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恰恰相反,因为这些人的极端言论,竟然引的好些观众起了好奇之心,想要去影院亲自看看这部被人夸到极致又被人骂到极致的电影究竟怎么样……
而在这些影迷和媒体的推动下,的首周票房达到了五千万的好成绩,比唐莳记忆中还多了将近三千万,大概是因为糖汁组合对这部电影的宣传力度,远远要超过上辈子的徐浩和张烨吧。
而第二周,的票房更是冲破了八千万……两周破亿,这部小成本小制作的电影打破了国内小成本电影的票房纪录,同时也有媒体乐观的认为这样的现状意味着国内小成本电影的春天即将到来……
而井喷式的票房增长和堪称两极分化的媒体评论也成为糖汁工作室宣传电影的手段,吸引更多没看过电影的影迷们走入电影院。
不过这些后续操作都已经同唐莳和陆衡之没有关系了。两人又回到了的剧组,开始拍摄最后几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