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喘了口气,转向管赵二人。
“按两位所言,那李肆仰仗的莫过于三项,一是沟通商贾,一是私建强军,一是交接洋夷,学了那等奇技淫巧之术。”
两人对视一眼,有些犹豫地点头,前两项确实没错,第三项……是该这个理,但是他们没有亲见。
“诊治病情,先决之事就是望闻问切,察知细务。臣以为,当选尽心可靠,又善调和大局之人下广东,不动声色,将这李肆的根底查访明白。查访同时,最好能稳住这李肆,不让其破表损皮,坏了朝廷大局。”
李光地也将他们的迟疑看在眼里,提出了第一个建议,这事众人都无异议。之前胤禛搞出泼天窟窿,就是没把事情搞明白就悍然动手,现在是要牢牢补上这一课。同时也是用上和缓手段,避免逼急了李肆,真要让他狗急跳墙,事情就不堪设想。
“第二项,是调理广东内局,那李肆在广东翻江倒海,却还只顾着工商之事,可难保他不对其他事上心。为防他异心膨胀,就得梳理广东地方官。臣请选派正气浩然之士,在广东地方站稳。这些人既要心志坚决,守住朝廷根本,又要懂得虚于周旋,懂得遮护大局。”
李光地再看向管赵二人,多说了一句:“就如两位大人一样。”
管赵二人慨叹无语,都觉自己确实立下了功劳。
这是说的稳定广东官场,康熙点头,要防止事态扩大,毒瘤蔓延,这也是必要的一步。
“商人逐利,如遇强压,当然要结党自保,若是循着温病之理,细心调理,降之置于温阳之下,商人此辈的聚合,利不合一,必要自溃。在得了那李肆的详细内情之前,臣以为,都不能大动干戈,下猛药除表。”
接着李光地说到的就是康熙的心声,除三藩,靠的是吴三桂自己病死了,平台湾,早前的武力尝试也被台风阻绝,还是等到郑家自乱,事情才迎刃而解。就连征讨噶尔丹,也是靠其内乱才最终建功。再扯远了,满人得汉人江山,不就是靠了汉人内乱?关于这一点的体会,康熙可比李光地深得太多。
可再想到了自己的年纪,康熙心中还是微微凄凉,自己……还等得起么?
“怎可坐视那李肆逞乱!?就算不马上动手,四周也要陈上兵马,以示朝廷绝不容宵小挑衅之决心!”
嵩祝很不满,这李光地的法子,就是让李肆在广东跳腾,等着他自乱,可那李肆会乖乖地就窝在广东?万一他朝四周使劲怎么办?那时候才打?
康熙点头,这一点也是必要的措施。
“福建、广西、湖广和江西,四地都要备兵待战,选调合适之人专理,即便不马上兴兵,也要防备李肆祸及他省。”
康熙下了口谕,大学士们应下,这是兵部和吏部需要详议的事情。
李光地长喘口气继续道:“之前提到那李肆的三项依凭,以臣愚见,与洋夷勾连,才是那李肆的根底。无洋夷之术,又怎么污了我华夏民心?臣议这广东之事,禁海为第一要务!断其根本,就如下药驱散病气一般。”
李光地把话题又拉回到了之前康熙始终没下决心的禁海之策上,康熙点头,根除病气,阻绝复发,确实是治病的第一要务。
“朕意已决,禁海!”
康熙沉声宣布道。
“非独禁海,江南等临海之地,一体抑洋!严守华夷之防!洋人来华,视澳门例处置,洋物更要细细造册备报,密密查验,凡非此前入舶之物,尽着禁绝!兵部议出粤海关会同福建水师、广东临海镇协实务条陈!”
这是南书房议定的禁海大略,康熙交由兵部讨论细节。
“那李肆……总该不会有陆海都能翻搅的本事吧?”
康熙问了这么一句,管赵二人皱眉,之前青浦一战那洋船飘忽无踪,竟不知来路,可仔细算算,除了在青浦露过面,之后再无消息,也没见过李肆在海上有什么势力。
“奴才等虽未勘明,但那李肆,确不该有此能耐。”
两人俯首答道。
“想来也是,是个孙猴子也就罢了,朕可不信他还有龙王的本事!”
康熙冷哼道。
“叶某更懂药,却不太懂刀。”
广州英慈堂,叶天士终于承认,光靠自己是不行的。
“那么就既下刀,也下药,内外齐上。”
盘金铃点头,之前隐约想到的机会,现在已经揣摩明白,那明亮双眸也越发热切。
“毒瘤?”
李肆忙完青浦货站的一堆事,又来了英慈院,听说盘金铃正跟人联手治病,很是好奇,不是说了别接内科么,盘金铃这姑娘可真是爱招麻烦。
盘金铃道:“是啊,挺难治的,只有内外一起治着试试。”
李肆一笑:“仔细想想,我也是个毒瘤呢,不,我还不止是个毒瘤……”
真把他当一般的毒瘤,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认真说来,他李肆可是满清的癌细胞。
香港外海,一支船队正破浪急行,瞧着依稀的陆地轮廓,一个青年站在船头,高声大喊:“我胡汉山——终于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