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网 > 官策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留一人!

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留一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留一人!

区教育局局长柳青今年四十五周岁,作为一个男人来说,这个年龄正是他事业的当打之年。

像很多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一样,柳青最早也是老师出身,他刚参加工作的那会儿,在下面乡村中学教书。那个时候的他,凭借的是扎实的工作和极强的教育教学成绩,从而被调进城里任教。

熟悉柳青的人都知道,柳青能够有今天,他的人生转折来自于他的婚姻。他的老婆是当年区教育局局长的女儿,也因为这个原因,柳青婚后继承了其岳父的全部人脉。

而且,他在仕途上有岳父的指点,他一路平步青云,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区教育局局长了。

以柳青的来说,他以四十五岁就走到局长的位置,是很引人注目的。

德高人普遍重视教育,教育局可不是清水衙门,尤其是像德水这样的市区,柳青这个局长完完全全可以当得起“位高权重”这四个字。

柳青在德水来说,有远超于一般官员的声望,国人的观念尊师重道,柳青老师出身的身份占了大便宜,在德水这一块地方,他俨然是社会名流,和德水一中的校长王海生并称为“德水双星”。

今天,柳青这个德水之星拎着两瓶茅台,一条玉溪烟一头扎进陈京的家里面,将东西放在茶几下面,手上毕恭毕敬的将自己这段时间集合全局智慧所整理出来的区教育改革计划书送到陈京的面前。

陈京并没有严厉批评他拎了贵重礼品过来,这让他心里踏实了一些。

这些年以来,柳青一直都混迹官场,早已经不是以前单纯简单的老师了。他的为官之道,师从岳父,他做官强调名声第一,有名领导便不敢轻易得罪,毕竟,没有一个领导希望在自己的手上,和一位社会名流闹得很别扭,搞得很僵。

而作为教育系统来说,柳青得名更加简单容易,在他干教育局任上,他搞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搞了一套极其完成的德水名人网络。凡属全国各地的名人,只要其是德水人,柳青都想办法把这些人拉入一个网络中。

然后,他发动这些人返校搞校庆,教育局出面帮他们整理个人履历资料,让他们的成绩激励德水的后来人。

然后,通过拉扯到的这些关系,柳青主持了所谓的重点建设工程,即德水区重点建设三所小学,两所初中,一所高中的重点建设计划。其中,重中之重便是德水一中的建设。

为了建设德水一中,德水教育局和一中本部用尽了这些同乡关系网,同时从政府、银行等多渠道组织资金两亿多元,把德水一中的校园面积扩充到一千亩,其规模和气势比德高师范大学的气势更大。

有了强的硬件设施,德水一中提出了广纳人才的战略,即从全市各地吸纳优秀教师进入一中教学,把一中师资打造成为全市最一流的师资,其各方面的指标甚至超过德高市一中很多。

有了师资和硬件,在学生方面,德水一中面向全省招生,为了获取好的生源,德高一中放下了重点高中的高傲和矜持,到全省范围里想尽一切办法拉拢优质生源。

为了吸纳生源,学校推出了一系列的奖学金制度,甚至对那些成绩优秀,但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提出了免学费的优惠政策。

在柳青的重点建设下,德水一中上大学的升学率节节攀升,一跃成为了全省一线的高中。

而从前两年开始,德水一中终于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最严格的审核,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学,而这一声誉,也让德水一中以及德水一中校长王海生,外加区教育局局长柳青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去年某个时节,德水一中校长王海生生病在医院做手术,承办他手术的德高市第一人民医院表示这台手术压力非常大,因为,在手术的当天,医院被关心他病情的社会各界人士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开玩笑说,王海生的命比市委书记伍大鸣都金贵,伍大鸣生病住院,肯定是不会有这种场面的。

这个说法,从侧面显示了德水教育系统王海生和柳青两人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声望。

陈京认真的看着柳青提交给他的报告,他边看报告,边从衣兜里面拿出一盒烟抽出一支含在嘴中。

“啪!”一声,柳青将打火机打上,凑过来帮陈京点烟。

陈京惊醒过来,忙从烟盒中拿出一支烟递给柳青,柳青摆手道:“谢谢陈书记,我不抽,您抽!”

陈京将烟点上,深吸了一口气,眼睛还没有挪开报告,过了很久,他才将报告重新放在桌面上,眼睛开始注视柳青。

柳青里面坐端正,认真的等待着陈京的训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