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试着来揭开一个历史谜团,扈辄败亡的平阳或武城,究竟是哪里呢?
《秦始皇本纪》记载: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
《赵世家》记载: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幽缪王迁元年,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对于武城,几乎没有过多争议。“武城”之名由来已久,最早源于夏朝,《隋区宇图》云:“夏禹七代孙芸封公子武于此建国”。战国时期,东武城是赵国的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地处赵、齐两国交界的前沿。赵国有个平原君赵胜,《史记》曰:“赵平原君胜封东武城。”
秦始皇第一次攻打赵国的时候,明确说有一只秦军从今日河北邯郸南部掠过,一直向东打到山东赵国与齐国交界的武城,但没有提及是否攻取武城。
传说《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即翼城),因唐境内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为晋”。春秋属诸侯国晋,晋文公北方称霸时,晋国的中心就在曲沃、侯马、襄汾一带。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建都平阳。这个平阳是临汾。
可是,“赵平阳”是哪里?为何《秦始皇本纪》这段话连续三次提及平阳?这个平阳是山西临汾,还是另有其地。如果平阳就是临汾,那它距离武城足有千里之遥,“桓齮一次就定平阳、武城”,他岂不是长出了三头六臂?扈辄败亡的地方,《秦始皇本纪》说是平阳,《赵世家》说是武城,难道平阳与武城距离很近?如果是那样,它怎么会是远在山西(晋地)的临汾呢?
平阳之谜,可谓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我们再来分析秦赵之前的战役,看能否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1、《秦本纪》中记载:(邯郸战役)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
这也就是说秦昭王时期,秦军邯郸围困战役失败后,退到了汾水一带,但旋即又反击,取得了对赵**队的重大胜利,但上党的得失呢?秦军为什么不退到上党?答案是那里不能去,上党已经被联军夺取了,最后媾和的时候“归还”了韩国。
这个“汾城”指的是战国时期三晋之一魏国的城邑,即现在襄汾县赵康镇附近的晋城。
我们还可以看到,韩国出现了一个阳城,这与今河北境内燕国与赵国争夺的阳城(河北唐县附近)两地重名!
2、《秦本纪》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
这个更加明确了,就连太原也落入了秦军掌控之中。而成皋失守,秦界已至大梁,韩国怎么能再保有上党?此时,上党一定又一次落入了秦国手中。
3、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山西和顺)、橑杨(山西左权),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河北临漳)安阳(河南安阳),桓齮将。也就是说秦军控制上党以后,早就把战线向东北、东南推至太行山西麓及邯郸附近,很可能已经北上切断了晋北东至太行山的通道。
这也进一步佐证了秦军一定是牢固控制了上党,然后再向北、向东发展。
如此,秦军怎么能一再去攻打自己早已控制的平阳(山西临汾一带)呢?
结论是:此“平阳”一定非彼“平阳”,也就是说,扈辄败亡之地一定不是现在的山西临汾!!!
那么,平阳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注意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段话中,连续两次使用了“攻”平阳,一次“定”平阳、武城,说明秦军猛烈攻击平阳三次才最终得手,这赵国的平阳之守备,简直可称是“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