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乡这种事,几乎小车队的人都是争着抢着下去,因为下乡一趟多得没有,最起码能混一顿好酒好菜,还能顺带几包好烟。这些年,东泉县的经济迅猛提速,尤其是几个产煤乡镇,与前几年相比,简直是欧洲和非洲。司机们脑子也灵光,如果说去魏源镇和富川乡,一蹦三尺高,自告奋勇,争先恐后。如果说去东关镇和石河镇,塌拉着脸目光呆滞,叫半天都无动于衷。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小车队队长刘启泰也无可奈何,要知道能进入县委办开车的,都是有一定关系背景的,那个都是活祖爷,得罪不起。后来,刘启泰干脆实行了“轮流制”,才平衡了司机之间紧张的关系。
比如说今天沈桐去石河镇,如果说刘启泰不在,沈桐叫其他人,估计没有一个人愿意。油水少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石河镇太远,且路况又不好,去一趟2个多小时,来回两趟整个人都要散架。
刘启泰没有任何怨言,倒不是他不喜欢下去多“捞”点,而是在沈桐身上他看到了一些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特质。
到了石河镇,沈桐不顾车外的寒冷,摇下车窗仔细观望着这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每一寸土地,每一间房子都是那样熟悉,时隔半年,再次回到石河镇,心中却是无限感慨和忧伤。
车子到了石河镇zheng fu,依然是原来的模样,没有丝毫变化。只不过因为是冬天,院子里的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沈桐下了车,见到的第一个人居然是袁彩云,沈桐第一天来石河镇报到见到的第一个人也是她。
袁彩云依然在党政办,她刚打扫完办公室,又给炉灶里填好煤炭,正准备茶时,透过窗户看到一辆黑se的桑塔纳轿车驶了进来,于是放下手中的茶杯往门外走去。
没想到下车的人竟然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沈桐!袁彩云急忙走上前去,扯着大嗓门高声叫道:“沈桐,你回来了啊。”
袁彩云一嗓子惊动了左邻右舍,不一会儿农经站的张一生、企业办的赵志康、计生办的冯启坤,甚至财务科的王立国都跑了出来,像接待县领导一般把沈桐团团围住,东一句西一句问个不停。
“沈桐啊,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可想死你了,你啥前儿回来啊?”农经站的张一生依然是一副质朴样,因为外出招商引资分在一个组,又一同进了收容所,俩人的关系走得很近。
“啥话啊?人家沈桐进了县委办,现在可是吴书记身边的大红人,你让沈桐回来干啥?是继续当包村干部,还是窝在办公室打杂,人家的前途可是一片光明,谁像你,一辈子待在石河镇。”企业办赵志康呵斥着不会说话的张一生。